内蒙古公证行业全力落实“海牙公约” 服务向北开放战略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稿件来源:内蒙古公证协会 发布时间:2023-11-09 11:14:35

2023年11月7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海牙公约”)在中国生效实施。内蒙古公证行业把握公约带来的缔约国间公文书流转不再经过外交认证的便利,做足涉外公证功课,为我国公民企业涉外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一是打造领军涉外公证机构,深化拓展面向俄蒙公证服务。内蒙古司法厅、公证协会坚持机构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统一,着力夯实涉外法治工作根基。《内蒙古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十四五”规划》提出了5年内建设2家领军涉外公证机构的目标,以俄蒙为重点,努力打造涉外公证品牌,实现公证从传统民事领域向国际商贸领域的延伸,努力让公证工作与自治区对外开放举措同频共振。

二是开办高端研修培训,磨砺涉外业务过硬素质。10月16至20日,在满洲里举办全区涉外公证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邀请外交部领导和专家以及北京、浙江、黑龙江等地行业内涉外公证专家,从“海牙公约”施行后对公证工作的新要求,利用“智慧公证”等手段提升涉外公证业务能力及水平等方面进行授课和研讨。研修培训全面加强涉外公证员对《海牙公约》的理解和实操,从而主动适应新规则对现行涉外公证业务的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人民群众对外交往需求。

         

(内蒙古涉外公证高级研修班在满洲里市举办)

三是加强与外事部门沟通协作,构建公证书使用便捷机制。自治区公证协会与自治区对外友好交流中心从2018年开始共同开展“公证与领事认证手拉手”活动。最近,双方又就公证书出具后,由自治区外事办根据外交部授权签发附加证明书的流程、工作要求等密切沟通,并对全区公证员进行系统培训,实现了工作的无缝对接。

(11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外事办首次签发涉外公证附加证明书)

2020-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公证机构年均办理涉外公证1.96万件,占涉外公文书总数的90%。《公约》施行后,公证书在全球125个缔约国之间免除认证手续,将减少文书流转时间90%,大幅减少办证费用,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翻开外事和公证工作新的一页。

(责任编辑:王晓鸥)
 
通知公告
· 司法部关于免去林莉萍等52人公证员职务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任命牛慧珍等63人为公证员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免去谢可祥等261人公证员职务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任命覃虹予等71人为公证员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免去张晓婷等153人公证员职务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免去窦立洁等71人公证员职务的决定
· 内蒙古公证行业全力落实“海牙公约” 服务向北开放战略
· 宁夏公证行业抓牢“三个阵地”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 浙江公证行业建立典型案例示范指导机制 首批发布两个农房公证综合服务创新案例
· 宁夏公证行业用公益服务彰显公证温情
· 安徽省涉外公证与领事认证业务培训班举办
· 九九重阳敬老爱老 北京公证关爱同行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