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证行业举办公证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及创新应用研讨会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稿件来源:上海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3-08 11:56:28

近期,“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3月6日下午,上海公证行业举办“公证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及创新应用研讨会”,分析AI大模型时代公证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寻公证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的前景与路径。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公证协会党委书记董海峰出席会议。市公证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公证机构负责人、青年公证员代表及市司法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上海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杨海军作《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思考》专题辅导,围绕人工智能“为什么能、什么能、什么不能”及如何应用一个专业化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大模型等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公证行业可以充分运用AI大模型辅助工作,打造公证语境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实现公证工作整体提质增效。

会议聚焦AI技术对公证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通过"人机协同"模式重构信任体系,强调公证人员在法律判断、人性化服务等核心领域应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与智能技术形成互补。

研讨指出,AI大模型为公证行业提供了效率提升、业务场景拓展等发展契机,尤其在在线服务、知识产权等数字化领域展现出创新潜力。但同时也面临技术适配性不足、数据安全风险、法律规范滞后等现实挑战。对此,建议从三方面破局:一是加强全行业资源整合与跨领域经验借鉴,探索多元化应用场景;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专业化技术团队;三是推动法规体系与行业标准的同步更新,构建技术应用的安全框架。

专家普遍认为,公证行业应以开放姿态拥抱技术变革,在坚守法律底线与人文关怀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创新实现智慧公证服务的转型升级,为构建数字化时代的公证服务体系开辟新路径。

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市公证协会党委书记董海峰作总结发言,指出公证行业要深刻理解AI大模型与公证结合的底层逻辑,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在公证领域应用的潜力,立足业务需求拓展AI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公证员要更加专注于提升服务质效,避免简单和机械的办证,努力成为公证业务专才。

(责任编辑:王晓鸥)
 
通知公告
· 司法部关于任命田露露等200人为公证员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免去刘莹等80人公证员职务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任命潘喆等85人为公证员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免去路明英等76人公证员职务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任命樊文军等240人为公证员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连续委托马豪辉等305名 香港律师为中国委托公证人(香港)的通知
· 2024年度浙江公证知识产权保护报告
· 新疆兵团公证协会召开第二次会员大会
· 宁夏发布涉企公证服务清单
· 助力城市更新发展大局,广州公证法治护航
· 甘肃省公证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 司法部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