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时,公证助力法院化解执行难 |
【我要纠错】 |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 ||
|
在司法实践中,房屋腾退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权益关系和法律程序。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需要依法强制执行腾退房屋。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如何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纠纷和争议的发生,成为了法院执行过程中的难题。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汉唐公证处受理了一起未央区人民法院的公证申请,汉唐公证处司法辅助中心业务一部具体承办。承办法官计划对涉案房屋开展强制腾退执行工作。在沟通了解中,承办法官表示该案因被执行人长期拒不履行腾退义务已长达数年,案件执行难度较大。为了预防纠纷,确保腾退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借助公证辅助执行,对强制腾房现场开锁过程、物品清点、封箱的过程进行保全证据公证。
2024年5月23日上午9时30分许,汉唐公证处司法辅助中心业务一部相关公证人员同承办法官及其余辅助人员一同来到涉案房屋所在小区。公证员对开锁等人员的身份及相关职业资质进行核验后,办案人员与被执行人耐心沟通近一小时,其仍拒不配合腾退工作,法警将其强制带离。随后公证人员用摄像、拍照方式全程记录开锁、腾退全程,保证该次保全公证活动全程留痕,合法合规,并为每个房间的物品装箱情况制作了详细的现场工作记录与物品清单。整个保全过程规范合法有序,装箱登记物品139箱,大件家具等物品登记数十余件,持续十一小时完成保全证据公证。承办法官及社区工作人员对公证处工作人员认真细致、不畏辛劳的工作态度表示高度赞扬。
公证参与司法辅助是建设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的重要制度探索,自汉唐公证处司法辅助中心业务一部驻点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以来,参与执行保全证据百余起,其余区级人民法院也在不断尝试配合。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不仅提高了法院的执行效率,减轻了法院办案压力,助力解决法院执行难、送达难等问题,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王晓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