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强公证 为民惠民暖八闽——福建公证规范优质纪实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稿件来源:福建省公证协会 发布时间:2025-11-10 15:35:17

福建省公证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司法部部署的“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以“减证便民、提速增效、规范优质”为抓手,持续精简办事流程、拓展业务领域、强化数据赋能、优化服务模式,全方位助力公证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政治根基

一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通过集中领学、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全省公证从业人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如常态化举办党建工作培训班、党建示范经验交流会,通过理论辅导、业务教学和红色研学相结合,推动党建引领与公证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总结公证行业党建工作新经验,提升全省公证从业人员政治理论素养。二是加强公证机构党的建设。选优配强全省公证机构党组织书记,推动符合条件的公证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党组织书记,促进党的工作与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将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公证机构年度考核范围,压实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的“担子”。健全公证机构党组织与机构决策管理层重大问题会商、重要情况通报、重要会议列席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公证机构内部治理全过程,发挥党组织在机构决策、质量管控、业务开拓、公益服务、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政治引领、把关定向作用。目前,全省85家公证机构中,独立党支部29家,并入司法局党支部35家,并入行政(市民)服务中心党支部15家,选派党建联络员6家,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三是强化公证行业党建工作。结合实际,督促各地建立健全公证行业党建、协会党建制度机制,推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着力发挥好党组织在决策管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指导各地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党建示范点、先进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和示范岗等建设活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公证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减证便民纾困,惠及八闽大地

一是减证明,清单管理优流程。印发《福建省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常用涉企公证服务清单》等文件,落实落细“清单之外无证明”原则。对常见公证事项所需材料全面梳理和精简,最大限度削减非必要证明。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以承诺代替证明。鼓励公证机构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协作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压缩办证期限,支持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实现“当日出证”“当场出证”。同时,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数据核验,减少群众负担。二是减收费,惠民政策显温情。联合省发改委出台《公证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公证服务项目及上限标准,降低了证明商事合同、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证明离婚、抚养等协议的收费标准。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减收或免收公证服务费用,对经济困难者酌情减免。明确低保户、重度残疾人办理民生类基本公证,费用减免不低于50%。80周岁以上老年人首次申办遗嘱公证,免收公证服务费。2024年来,为老年人、残疾人办理减免收费事项2000余件,让服务暖意直达群众身边。三是减限制,通办服务破壁垒。对法律关系相对简单的一般证明性公证事项(事务)实行“全省通办”,极大推动群众就近办、便捷办、省心办。新增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跨省通办”事项,事项扩大至6项,让“跨省通办”内涵更加丰富。同时,通过线上平台简化异地申办流程,实现材料异地提交、远程审核,打破地域限制,让群众跨省办事“少跑腿、不跑腿”。2024年来,“全省通办”2.5万余件、“跨省通办”3000余件。

三、提速增效赋能,优化服务质效

一是推动“一站办”,协同服务聚合力。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与不动产登记机构联合推出“继承公证+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线上联办及“房产继承一件事”集成服务。与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化战略合作,共建“公证+金融”服务平台。与民政部门打造“公证+婚登”家事综合服务,实现联办业务“零跑动、零上传、一站式”办理。延伸服务端口,“内置”外事服务中心驻点公证机构,实现“公证+翻译+认证”一体联办;“外置”公证窗口前移至医院,推出健保核退公证“院内直办”,实现公证与医疗服务无缝对接。二是实施“靠前办”,资源下沉接地气。建立“定点+巡回”服务模式,推进公证资源均衡配置。在行政服务中心和不动产登记中心等设置窗口、办证点(联络点),在乡镇等边远地区设巡回服务点,为社区、街道及金融机构等提供公证咨询、预约申请、现场受理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残障人士、军人军属等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办、上门办、简化办等服务。推行台胞台企事项“专人办、容缺办、优先办”,精准满足对象需求。2024年来,办理“最多跑一次”208万余件,“上门服务”5.5万余件,“台湾公证书验核比对”近7000件。三是深化“线上办”,数字赋能提效率。强化数字赋能,打破信息壁垒,加快公证行业智能化建设,持续推动“线下跑”改为“线上跑”,通过“互联网+公证”服务,扩大在线申请、在线办理、在线出证的适用范围。

四、规范优质多元,树立行业典范

一是打造为民品牌,树立行业新标杆。创新开展“新时代福建148品牌三年行动”,打造多个公证行业便民利民惠企服务品牌。如宁德“宁小证 ”品牌,通过深化部门协同,强化创新推动,优化资源配置,健全高效便民服务、惠企利企、司法辅助和普法宣传四大制度体系,为群众提供优质公证服务。福州“榕e证”品牌,以协会公证平台为支撑,打破信息孤岛;以公证微服务平台为通道,为群众“足不出户”公证“搭上线”;以数据共享系统为桥梁,畅通公证机构与政务部门数据共享,推动业务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深度融合,服务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24小时不打烊”。二是拓展业务领域,激发服务新动能。深化“公证+”协同服务,不断开拓公证服务新领域。如“公证+检察”,探索参与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公益诉讼损害赔偿保证金提存等,助力化解社会矛盾。“公证+审判”,建立法院与公证联动机制,深度参与诉前、诉中调解,助力审判机关搭建“分流+调解+速裁+快审”高效机制,提升调解质效。“公证+工会”,为职工提供便捷法律服务与公证支持,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证+林权改革”,开展赋予林权抵押借款合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服务,助力林业改革发展与融资创新。三是优化涉外服务,畅通办理渠道。全省10家公证机构入选司法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机构名单,与驻外使领馆(或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协作,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办证设施,不断满足涉外公证需求。目前,全省累计办理海外远程视频公证3.5万余件。 

福建省公证行业以守正之心锚定方向,以创新之力破解难题,通过党建引领强根基、减证便民纾民忧、提速增效优服务、规范优质树标杆,持续书写“为民惠民”的时代答卷,为八闽大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王晓鸥)
 
通知公告
· 中国公证协会2025年度招聘公告
· 司法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公证机构反洗钱管理办法》的通知
· 司法部关于免去张柏树等43人公证员职务的决定
· 司法部关于任命马清明等127人为公证员的决定
·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 中国公证协会 关于印发《常用涉企公证服务清单(2025年版)》的通知
· 司法部关于免去毕克菲等84人公证员职务的决定
· 周院生会长当选新一届国际公证联盟副主席
· 公证法颁布二十周年
· 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公证工作座谈会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公证协作协议书签约仪式举办
· 山西省2025年度全省公证职业培训圆满完成
· 5家公证处、2名公证人员获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 河南省2025年公证业务暨公证员职前培训班成功举办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